淘宝的用户回来了吗? 从用户端可以统计到的数据看,淘宝的用户并没有看到回流。● 用户时长的份额,淘宝在今年3

来源:雪球App,作者: 25号观察员,(https://xueqiu.com/4111913912/307114116)

从用户端可以统计到的数据看,淘宝的用户并没有看到回流。

● 用户时长的份额,淘宝在今年3-5月一度企稳,但6月开始大幅回落,从5月的31%降到8月的25%。

● DAU(日均活跃用户数量),淘宝在今年3-5月维持增长,但6月以来开始负增长。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拼多多(PDD)$

看图说话。

先看用户时长的数据,也就是平台上所有用户每个月使用的总时长,以下两张图显示的是用户时长的份额和同比增长情况。

● 用户时长份额,淘宝和拼多多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拼多多目前是份额第一,淘宝跌落到第二名。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年的3-5月,淘宝份额一度稳住,且有追赶拼多多的趋势,但5月份之后,份额一路下坠,到8月已经和拼多多相差近10%。

● 用户时长绝对值的同比增速,也同样反应了这一趋势。今年5月之后,拼多多的增速整体斜率向上,而淘宝的增速回到0附近。这里京东有点让我意外,用户时长的增速从2023年初以来,整体呈现一条向上的曲线。

再看用户数量的绝对值变化,同样6月是一个分界点。

● 6月份之前,淘宝今年的DAU维持正增长,但6月份开始,DAU同比负增长,且绝对值环比一路下坠。

● 拼多多DAU的绝对值几乎持平,但同比增速平均有7%左右。

● 京东DAU的绝对值维持10%的相对高增长。

为什么6月是一个分界点?

我们能从公开信息了解到的是618前后,淘宝的策略发生了转变:不再追求低价竞争。

淘天集团在618结束后召开了一场商家闭门会,据悉在此次淘天集团一线业务高管到场的会议中透露,淘宝未来将弱化绝对低价战略,自去年起搜索权重按照“五星价格力”分配的体系将被弱化、而是更强调按GMV分配,同时今年淘宝考核的重点也会转变为GMV、AAC(平均消费金额),不再追求由低价带来的高DAC(订单量)。

我们很难说,用户数量和时长的迅速下坠,是“低价”策略转变直接导致的,但肯定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作为一个电商平台,用户才是根基。淘宝这两年折腾太多了,宏观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作为龙头的淘宝不得不做出应对,但每一次折腾,都是对用户体验的损害,淘宝的用户已经经不起平台策略的反复调整了。

希望短期的股价上涨和欢声笑语,没有麻痹淘宝的管理层。

用户数量和时长的下滑,才是值得淘宝真正警惕的信号。


8.13体验服更新:3英雄调整,钟馗能吸一群人,妲己手变长了!
登的五笔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