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缣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缣
(縑)
jiān ㄐㄧㄢˉ
◎ 双丝的细绢:~素。~缃。~帛。
英语 fine silk
法语 taffetas
© 汉典
【未集中】【糸】
縑·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缣”字头,请参考“縑”字。)
【未集中】【糸】
縑·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𠀤音兼。【說文】幷絲繒也。【釋名】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前漢·外戚篇】媪爲翁須作單縑衣。【註】縑,卽今之絹也。
© 汉典
【卷十三】【糸】
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缣”字头,请参考“縑”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幷絲繒也。从糸兼聲。古甛切
『說文解字注』
幷絲繒也。謂騈絲爲之。雙絲繒也。呂氏春秋。昔吾所亡者紡緇也。今子之衣襌緇也。以襌緇當紡緇。子豈有不得哉。任氏大椿曰。襌緇卽單緇也。余謂此紡卽方也。竝絲曰方、猶倂船曰方。此紡非紡之本義。後漢輿服志及古今注竝云。合單紡爲一系者同。此方絲所謂兼絲也。从糸。兼聲。形聲中有會意。古甜切。七部。
© 汉典
缣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粤语 gim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缣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縑」。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縑」 說文‧糸部「縑」 「缣」「缣」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縑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