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
祭仲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叫雍纠的人,所以史书上又把祭仲的女儿称为“雍氏”或者“雍姬”。
这个雍纠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是郑厉公身边的亲信。当时,由于朝政长期被祭仲把持,郑厉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连想要出宫游玩都需要经过祭仲的批准,郑厉公很苦恼,于是想要除掉祭仲,可是呢,他又没有得力的帮手,唯一信得过一点的,就是身边的雍纠。
雍纠虽然是祭仲的女婿,但其实是宋国安插在郑国的特工,再加上郑厉公承诺一旦扳倒祭仲就让雍纠取而代之,于是雍纠就答应了郑厉公,开始筹备铲除岳父祭仲的事情。
古代女子
祭仲,被誉为春秋第一权臣,手中牢牢把持着郑国的朝政大权,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日里如同傀儡的郑厉公,竟然会联合自己的女婿雍纠想要除掉自己。
话说另外一头,和郑厉公商量完回到家中的雍纠,可能是因为紧张,一不小心自己把自己给喝醉了,喝醉之后竟然把他们密谋铲除岳父的事儿,告诉了自己的老婆雍氏,也就是祭仲的女儿。
雍氏一听这可不得了,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自己的父亲,这事无论结局怎样,自己都肯定会失去其中的一个,面对这两难的选择,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古代女子
选择丈夫还是选择父亲,对于古代已经出嫁的女性而言的确是个非常难以抉择的问题,由此可见古代女性真不容易。
最后,实在无法决断的雍氏,只好跑回家请教自己的母亲。史书上记载,雍氏一见到母亲开口就问:父与夫二者孰亲?也就是问丈夫和老爸谁更亲一点,她妈妈回答:两个都和你同样亲;
雍氏又问:二者亲情孰甚?就是谁更重要一点呢?她的妈妈又答:未嫁之女,夫无定而父有定;已嫁之女,有再嫁而无再生。夫合于人,父合于天,夫安得比于父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还没出嫁的时候,就有了父亲,你嫁出去以后就算离婚还可以再嫁一次,你可以选任何人作为你的丈夫,但父亲永远只有一个,所以丈夫哪能比父亲更重要呢?
古代女子
那么这段话在《左传》当中被简化为:“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这就是“人尽可夫”这个典故的出处。雍氏听完母亲这番话以后当即做出了决定,将雍纠要杀老爸的事情和盘托出,祭仲因此躲过一劫杀掉雍纠,而郑厉公在知道事情败露后仓皇出逃,后来祭仲重新拥立郑昭公为郑国国君。
但是在随后的历史过程中,“人尽可夫”的含义逐渐改变,成为了不守妇道的代名词,久而久之,它的本意反而被人遗忘,随着语言习惯的变化,还有越来越多的词汇正在悄然改变,你知道还有哪些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