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河系和宇宙的关系,银河系只是宇宙中数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
NASA的研究结果显示,太阳绕银河系中心一周需要2.2亿年左右。
银河系是包含太阳系的棒旋星系,其规模之庞大远超人类直观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一下银河系的基本数据:
1. 基本尺度
直径:约 10万~18万光年
传统估算为10万光年,但近年研究(如ESA盖亚卫星数据)显示,银河系外缘恒星分布更广,可能延伸至15万~18万光年。
若以光速穿越银河系,需数十万年。
厚度:
中心核球区域厚约1万光年;
银盘(含旋臂)平均厚度约2000光年,边缘逐渐变薄。
直径:约 10万~18万光年
传统估算为10万光年,但近年研究(如ESA盖亚卫星数据)显示,银河系外缘恒星分布更广,可能延伸至15万~18万光年。
若以光速穿越银河系,需数十万年。
传统估算为10万光年,但近年研究(如ESA盖亚卫星数据)显示,银河系外缘恒星分布更广,可能延伸至15万~18万光年。
若以光速穿越银河系,需数十万年。
厚度:
中心核球区域厚约1万光年;
银盘(含旋臂)平均厚度约2000光年,边缘逐渐变薄。
中心核球区域厚约1万光年;
银盘(含旋臂)平均厚度约2000光年,边缘逐渐变薄。
总质量:约 1.5万亿倍太阳质量
可见物质(恒星、气体、尘埃)仅占4%~5%(约600亿倍太阳质量);
暗物质占95%以上,形成包裹银河系的巨大“暗晕”,直径可达 200万~300万光年。
恒星数量:约 1000亿~4000亿颗恒星
具体数值因矮星、褐矮星等观测难度存在争议。
总质量:约 1.5万亿倍太阳质量
可见物质(恒星、气体、尘埃)仅占4%~5%(约600亿倍太阳质量);
暗物质占95%以上,形成包裹银河系的巨大“暗晕”,直径可达 200万~300万光年。
可见物质(恒星、气体、尘埃)仅占4%~5%(约600亿倍太阳质量);
暗物质占95%以上,形成包裹银河系的巨大“暗晕”,直径可达 200万~300万光年。
恒星数量:约 1000亿~4000亿颗恒星
具体数值因矮星、褐矮星等观测难度存在争议。
具体数值因矮星、褐矮星等观测难度存在争议。
旋臂:4条主旋臂(人马臂、英仙臂、矩尺臂、盾牌-半人马臂),太阳系位于 猎户支臂 上。
中心黑洞:超大质量黑洞 人马座A*,质量约430万倍太阳。
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引力束缚大麦哲伦云、小麦哲伦云等数十个矮星系。
旋臂:4条主旋臂(人马臂、英仙臂、矩尺臂、盾牌-半人马臂),太阳系位于 猎户支臂 上。
中心黑洞:超大质量黑洞 人马座A*,质量约430万倍太阳。
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引力束缚大麦哲伦云、小麦哲伦云等数十个矮星系。
太阳的位置:
距离银河系中心约 2.6万光年;
绕银心公转速度约230 km/s,一周需 2.2亿年(即一个“银河年”)。
运动趋势:银河系正以约630 km/s速度向 巨引源(长蛇-半人马座超星系团方向)移动。
太阳的位置:
距离银河系中心约 2.6万光年;
绕银心公转速度约230 km/s,一周需 2.2亿年(即一个“银河年”)。
距离银河系中心约 2.6万光年;
绕银心公转速度约230 km/s,一周需 2.2亿年(即一个“银河年”)。
运动趋势:银河系正以约630 km/s速度向 巨引源(长蛇-半人马座超星系团方向)移动。
本星系群: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M31)、三角座星系(M33)等约50个星系构成,直径约 1000万光年;
未来碰撞:约45亿年后,银河系将与仙女座星系发生合并。
本星系群: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M31)、三角座星系(M33)等约50个星系构成,直径约 1000万光年;
未来碰撞:约45亿年后,银河系将与仙女座星系发生合并。
尺度比喻:若将银河系缩小到中国国土大小(约1000万平方公里),太阳系仅相当于一枚硬币(直径约2厘米)。
时间比喻:人类文明史(约5000年)仅为太阳绕银河系一圈时间的 0.002%。
尺度比喻:若将银河系缩小到中国国土大小(约1000万平方公里),太阳系仅相当于一枚硬币(直径约2厘米)。
时间比喻:人类文明史(约5000年)仅为太阳绕银河系一圈时间的 0.002%。
观测限制:地球位于银河系内部,尘埃遮挡使银盘外侧和中心区域难以直接观测;
暗物质谜团:银河系质量的95%为不可见的暗物质,其分布与性质仍是未解之谜。
观测限制:地球位于银河系内部,尘埃遮挡使银盘外侧和中心区域难以直接观测;
暗物质谜团:银河系质量的95%为不可见的暗物质,其分布与性质仍是未解之谜。
银河系的浩瀚展现了宇宙的尺度与人类认知的边界。它不仅是我们的家园星系,更是探索宇宙起源、物质本质和生命可能性的天然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