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

这里我要有两点要延伸一下:一是为什么要强调“四足”?因为《山海经》里有很多奇怪的动物,比如流波山的一足夔牛、章莪山的一足毕方鸟、英鞮山的六足冉遗鱼、天山的六足帝江等,所以“四足”在描述里并不是多此一举。二是“能食人”具体是什么意思?这个在学术界也多有争议,有人说“食”是被动词,“能食人”应该是“被人食”的意思,和后面“食者不蛊”连起来就是“可以被人吃,吃的人百毒不侵”,这样从逻辑上也说得过去。而直接说九尾食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九尾白狐

九尾狐到底存不存在?

关于这个问题,有三个声音。

一是,“九尾”就是产自青丘的一种珍稀野兽。

有人认为九尾可能就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为原型的,既然九条尾巴不太可能,就从尾巴上有九节纹来寻找,这么一比较,有人认为是大灵猫或者小熊猫。

还有人认为“九尾”的“九”应该是“大”的意思,他们认为九尾应该是一种大尾巴的狐状生物,比如赤狐中的华南亚种。虽然青丘之地还不能确定,但是总体范围应该在山东到江苏北这片地区,地缘性表明九尾是大灵猫或者是小熊猫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大灵猫,又叫九节狸、灵狸

小熊猫,俗名“九节狼”,没错,就是干脆面

尾巴蓬松的赤狐

以上猜测都暴露出各释家的一个潜意识,即他们相信“九尾狐”是存在的。但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想试图弥合九尾和狐尾的矛盾,而忽视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即“如狐而九尾”并不代表“九尾亦如狐”。

事实上,除《南山经》外,《海经》里也有两处提到了“九尾狐”,而且都与“青丘”有关。这两条记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九尾狐”生存于“海外”,也就是说,可能并非陆地生物。

幸运的是,这个猜想不但得到了旁证,而且出自一本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典籍:“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竹书纪年·帝杼(《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是西晋时发现于汲郡古墓的编年体史书,所载与《史记》等正统史书多有不同,却与甲骨文、金文、秦简记载相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可信度)。

帝杼就是姒杼,夏代第七任君主,在位期间,使夏朝进入了鼎盛时期。《纪年》所载“得一狐九尾”,正是他征伐东夷的事件。该《纪年》描述不但与《山海经》“如狐而九尾”相符,而且“东海及三寿”的地理说明也同样符合《山海经》关于它生存于“海外”的特征描述。

所以,“九尾狐”可能根本不是陆地动物,而是海兽。确定了这个范围,可以考察的动物种类就大大缩小了,而考虑到生活在中国东部海域的,数量更少。

根据《中国兽类野外手册》所记载,中国附近海域的海兽,今天能见的主要有五种:海狗(北方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 ;北海狮Eumetopias jubatus ;髯海豹Erignathus barbatus ;斑海豹Phoca largha ;环斑海豹Phoca hispida 。

看古代文献,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也记录:“今出登、莱州。其状非狗非兽,亦非鱼也。但前即似兽而尾即鱼。身有短密淡青白毛,毛上有深青黑点,久则亦淡。腹胁下全白色。皮浓韧如牛皮,边将多取以饰鞍鞯……‘似狐长尾’之说,盖今人多不识之。”

在以上这些描述里,虽然多次提到“旧说‘似狐长尾’”,已极其接近《山海经》里“似狐九尾”的记载,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长”就是“九”,所以也不能就此认为“似狐九尾”就是海狗/海狮/海豹。

又有人脑洞大开:虽然海狗/海狮/海豹四肢均具很长的五趾,但趾间具蹼,形成鳍足,更容易把每只鳍足看作一组尾巴,如果把两趾和趾中间的蹼算作尾巴的话,每只后足可计四尾,两只后足加一条尾巴就是——九尾!

虽然这个说法也有点道理,可是我们感情上还是接受不能。可是除了它们,更没有其他海洋兽类符合《山海经》的描述。所以九尾认证,进入了死循环。或许“海外篇”的“海外”并不是真的“海”的意思吧。说不定还存在我们不了解的生物能佐证九尾狐的存在。

说我是九尾你怕不怕~

二是,青丘这个地形从上空看,如同“九尾狐狸”状。

这是我早先看到的一个资料,现已难以查寻。当时那个文献对青丘进行了研究,说从上空看,“九尾”是九条延伸出去的山丘,而整个“青丘”就是九尾狐状。

这个说法震动过我,如江苏徐州的云龙山也是一种九节分落山的布局,青丘若是九山连节,那也未尝不可。但是和后面”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就难以联系起来了,所以这个观点我只是抱着拓展思维的角度来看待,并不认可。

三是,“九尾”是个部落名称。

这也是早先看的一个资料,说“九尾”是东方一个部落的名字。因“九”是最大阳数,而当地人又崇拜狐狸,所以合起来的九尾狐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神兽,地位崇高,足以作为一族人的图腾。而“能食人,食者不蛊”可以作为整族对外族震慑力的一种理解。

所以在这里,与其说是“九尾”,还不如说是“九尾族”。我曾经也猜测过,这里的“尾”可能也是每个统辖小部落的称呼,“九尾”就是九个小部落的联盟。同样,《纪年》之信与“九尾狐”之不可理解,让传统史家无所适从,解释为“以狐为图腾的九个部落”好像更好理解。

关于以上这些猜测,我自己是偏爱的,毕竟华夏的东西龙凤图腾就是在侵略、融合和集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无论九尾是什么,这种文化现象已经成熟,把九尾当做一个美丽的事物对待,也是我们对生活美化的一种态度。

九尾狐文化到底是如何演变的?

中国人对待九尾狐的态度可谓是一波三折——一直在神和妖的范围内来回徘徊。

上古~西周~秦~西汉,九尾狐一直是吉祥昌盛的象征。

这个可以见《吕氏春秋》和《吴越春秋》记载的大禹娶妻事件: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征也。”

说的是,大禹路过涂山(可能在今安徽范内),正好遇到涂山氏女子在唱歌:“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于是大禹便“功利性”地娶了涂山氏的姑娘,后来生了儿子启,从启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因此,大禹娶妻的故事显示,九尾狐不仅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还代表了王者之气。由于神话记载得很晚,最早也是先秦时期,所以明显有人为添加的思想在里面,如果恢复其本来面貌,便是大禹在涂山娶了九尾白狐做妻子。

这个人兽婚配神话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更可能是,涂山氏本身就是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实力强盛,助大禹实现王的作为。“九尾出天下平”的说法也是这么传开的。

东汉,九尾狐逐渐出现从神物到妖物的转变。

到了东汉,符命思想盛行,本为图腾神的白狐和九尾狐更是被符命化了,成了祥瑞的神。

可见班固的《白虎通义》一书:“德至鸟兽则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何?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于尾者何?明后当盛也。”

在这里,九尾狐的出现就是成就帝王大业、明君在世的吉祥之兆,也是上天对仁王施行德政的褒奖。

且九尾狐图案也常出现在各种汉画像石中。九尾狐作为西王母图像系统中的一员,同其他配属动物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

东汉以后,这些配属动物逐渐形成固定图式:以西王母为中心,九尾狐多与三足乌或者仙人配对出现,而与玉兔、蟾蜍形成对立的关系。一般,蟾蜍和玉兔出现在月亮中,象征阴;而九尾狐与三足乌出现在日中,象征“阳”。

西王母端坐正中间,龙虎为坐骑。左边三足乌,下面蟾蜍,右上角就是九尾狐

这张图是拓印图,与上图规制相同,虽然元素设计有所不同

虽然九尾狐在汉画像石里是比较多见的题材,但在汉画像石中,有些狐并不一定全是“九尾”。在各地出现的的画像石中,可以看到有的狐狸是六尾、七尾或者八尾。而目前为止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九尾狐有两种图式,一是尾巴呈树杈状或梳齿状分为多股;二是尾巴并不分成九股,而只是一根整体硕大的尾巴,也就是蓬尾,主要是为了突出其非正常性及怪异特质。

九尾狐居于画面的左中上端,裂缝正好经过了九尾狐的头部和前肢,九尾的尾巴是梳齿状的

但是在“物老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狐狸不比龙凤麒麟,是很难保住它的神圣地位的。东汉末期的时候,狐狸逐渐被妖精化!

唐朝,狐逐渐成为妖神。虽然唐代人流行狐神、天狐崇拜,如唐·张鷟《朝野佥载》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

但那九尾已经是妖神了,神格降低,更趋于世俗化,如白居易在《古冢狐》中已经把“能丧人家覆人国”的妲己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比作狐妖了。

不过在唐代人的观念里,最厉害的天狐——九尾天狐却仍保持着正派风范。可惜九尾狐的光荣史终究是要结束的,只不过因为它神通最大,比别的狐结束得晚一些,也正因为它神通最大,当它被妖精化后也就成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

北宋,九尾狐终于妖化。田况《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媚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可见九尾狐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是什么瑞狐、神狐,变成坏东西。

而也在这个时期,中国远古史上一个著名女人被说成是九尾狐,而且传到日本,这便是商纣王的妃子妲己。

日本《本朝继文粹》卷一一收有一篇江大府卿写的《狐媚记》,其中说“殷之妲己为九尾狐”。《狐媚记》记日本康和三年(1101年)事,相当于宋徽宗时期,可见在此前中国已经有这种说法了。

当九尾狐变成妖精时,妲己这个用美色把纣王迷惑得亡国丧身的王妃被说成是九尾狐精,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明朝,一部《封神演义》更是将九尾狐的妖性推到了顶端,一直影响后世。这个时候九尾妖狐魅惑误国已经成了一种固定形象。

清朝狐妖传说盛行,聊斋志异更是将狐妖性格丰富化。人们对狐妖的感情不再是单纯的厌恶或者喜欢,而是要么妖媚淫邪,为祸四方;要么用情至深,让人感慨“世有无情人,却有有情妖” !

时至今日,我们对九尾狐的观念也一直在变。

我记得小时候《封神演义》播出的时候,妲己九尾妖狐那种魅惑恶毒的形象深入我心。近几年却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和小说把九尾狐塑造成用情至深的仙界神物,九尾狐又再度“飞升”仙界了。可喜可贺呐~

简书作者 广陵十四

排版 | 沅抒 校对 | 小月月

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扫码打赏一个吧~

推荐阅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家家众测】3M钻石水晶硬蜡评测
世界时钟 :: 俄罗斯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