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较小规模的冰河时期出现频率则要比大冰期高得多,平均下来每2-4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而规模略大一些的冰河时期大约每过1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
地球外部环境变化
关于冰期出现的原因,科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大致可以分为地球外部环境变化和地球自身变化两方面。首先说一下地球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一直在围着太阳旋转,而太阳作为一颗银河系中的恒星,也在围着银河系中心不断旋转。
在银河系中,恒星间的星际物质密度是不同的,有一些地方的微粒子等物质比较稠密,当太阳带着地球等一众行星来到这些物质稠密的宇宙空间时,稠密的星际物质吸收了太阳射向地球的辐射能量,导致地球气温下降形成了冰期。
其次,太阳本身的光度也会发生变化,当太阳围着银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这一区段时,它的光度是最低的。此时地球从太阳获取的能量也会随着太阳光度变低而减少,也就导致地球温度下降出现冰期。
地球自身的变化
地球自身的一些变化也会导致气温下降。例如地壳剧烈的运动会导致地球上大量的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出来的浓烟和火山灰能够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另外,剧烈运动的地壳也会导致陆地不断上升,更多的岩石将会暴露在空气之中,岩石风化的过程会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而二氧化碳对地球有保温的作用,它的减少会加速地球的散热速度,导致地球气温下降,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地球的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酸盐,当板块运动剧烈的时候,这些硅酸盐将会加速溶入海水中。而溶解了硅酸盐的海水将会变成碱性,碱性的海水也会吸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地球大气的保温能力下降,间接将地球拖入冰期。
相比于蓝色的海洋和颜色更深的陆地,近似白色的冰盖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更强。当地球上冰盖数量增加到一个临界值时,地球反射光线的能力将会被极大加强,更多的光线将被反射出去,导致地球气温进一步降低,气温降低又会让地球更冷,结出更多的冰,如此循环,地球就进入了冰河时期。
距离下次冰河时期还有多久?
在两个冰期之间比较温暖的时间段被称为间冰期,我们现在就处在间冰期的时间中,但是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证实,我们已经处在本次间冰期的末期。
不过,和其他时期完全不同的是,人类的活动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尤其是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气温反而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冰川时期的到来。
和冰河时期相比,现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温度升高对人类的威胁更大,更高的气温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大量融化,海平面开始上升,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生存。所以对于人类来说,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现在的环境才是最大的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