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靖攻灭东突厥:太上皇李渊弹琵琶,唐太宗跳舞庆祝胜利!

然而,随着江南的稳定,北方的威胁再度浮现。突厥,这个曾屡次侵扰唐朝边境的强大游牧民族,频繁发动兵力犯境,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突厥的历史恩怨

突厥曾是唐朝的最大敌人。李渊起兵反隋时,其大本营晋阳多次遭到突厥的袭击。为了避免遭到两面夹击,李渊不得不向突厥称臣,并派遣了心腹刘文静前往突厥,与始毕可汗达成协议,表示将来攻占隋朝大兴城后,会将所有的财物、土地交给突厥。始毕可汗喜出望外,不仅赠送李渊千匹好马,还派遣了2000骑兵支援李渊的战事。

尽管李渊屡次满足突厥的要求,但始毕可汗愈加自大,经常派遣使者横行霸道,要求唐朝大量财物。在李渊统一中原的过程中,他为了保持大局的稳定,只能隐忍不发。

随着唐朝统一大业完成,突厥趁唐朝国力尚未完全恢复之机,屡次南下侵扰。突厥的颉利可汗甚至亲自率领15万大军进攻并州,掳走大量百姓。不久之后,他又带领10万骑兵进犯朔州和太原。

渭水之盟与“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武德七年,李渊因“玄武门之变”退位,李世民继位,成为唐太宗。就在这一年,颉利可汗又亲自带领20万大军直逼唐朝首都长安,距离长安仅40里,整个京师震动。唐太宗设下疑兵之计,亲自带领房玄龄等六名大臣前往渭水河边,向突厥表示臣服并求结盟。颉利可汗满意而归,带领大军撤退。这一事件史称“渭水之盟”,唐朝君臣深感屈辱,认为这是大唐的奇耻大辱。

李靖的反击与东突厥的灭亡

唐太宗在任用贤能大臣、发展国家实力的同时,暗下决心,不再容忍突厥的威胁。经过几年的准备,唐朝的国力大幅提升,终于有能力与突厥抗衡。于是,唐太宗决定亲自出手,改写大唐曾经屈辱的“称臣纳贡”历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唐太宗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率五路唐军北伐。

公元630年2月,李靖亲率3000精锐骑兵,深入突厥颉利可汗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突厥毫无防备,惨遭重创,颉利可汗仅带着几名随从逃脱。事后,颉利可汗派人求和,表示愿意归顺唐朝,但李靖并不相信这是突厥的真诚愿望,认为这不过是缓兵之计。李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决定不执行唐太宗的命令,率领10000精骑直捣颉利可汗的藏身之所,成功活捉了颉利可汗,并俘虏了大量突厥部众,东突厥彻底灭亡。

后续影响与李靖的评价

东突厥的灭亡使得北方广大地区被唐朝纳入版图,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向唐朝称臣,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李靖去世后,唐太宗对他的评价极高,称他为一位器识恢宏、风度非凡的军事英雄,尤其在边疆平定、南征北战中的出色表现,使得李靖的功绩在唐朝历史上光辉照耀,逐渐被神化,甚至成为后世《西游记》等多部文学作品中的神仙“托塔天王”。

结语

李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荣光。他不仅为唐朝建立了强大的国威,也为唐朝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他的英雄事迹,依然被后人传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vivo Y91(2019年03月上市)
荷兰VS巴西首发:罗本携斯内德 卡卡领衔三叉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