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六处在选人方面也有严格的标准,首先候选人必须是英国公民,其次智商与情商都要高,因为这项工作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情商来应对复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军情六处倾向选择家庭背景良好的候选人,这样的人通常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报任务。这种选择标准也让军情六处的成员几乎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想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电影中的007,虽然影片中的邦德确实展现了军情六处的一些特点,例如绅士风度与英伦气质,但如果真要考察,邦德可能连军情六处的大门都难以进入。接下来,我们再聊一聊另一家著名的情报机构——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
二战爆发之前,美国并没有统一的情报机构,每个政府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对此,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深感不满,尤其是在德国闪击波兰时,美国居然没有获取任何有效的情报,这令罗斯福十分愤怒。为此,他决定亲自出手,建立一个统一的情报机构来协调各部门,增强情报收集能力。最终,中央情报局在白宫附近几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正式成立。
尽管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成立晚于英国的军情六处,但其发展速度惊人,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强的情报机构之一。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制度上的高效运作外,还在于美国政府对情报工作的慷慨投入。无论是对间谍的培养,还是直接购买情报,资金的支持使得CIA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庞大的情报资源。然而,有时即便有钱,也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在重大民族利益面前,金钱的作用也许会被削弱。
在冷战时期,柏林墙尚未竖立,而西柏林的卡尔斯罗斯特却被苏联占领。美国中央情报局得知,苏军的通讯枢纽就在这里,所有的通讯信号会在此汇集并传输到莫斯科。这个发现令CIA如获至宝,立即与军情六处商定联合行动,窃听苏联的机密。两家情报机构决定通过挖掘一条隧道来接入苏联的通讯网络,并在隧道中放置了大量录音设备,以便监听苏联的通讯内容。这个任务相当庞大,每天能够记录下超过800盘的磁带,同时,所有的录音内容还需要被迅速翻译成英文,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
然而,经过一年多的监控,苏联的一名士兵在检查管道时无意发现了这条隧道。尽管间谍们迅速逃跑,留下了监听设备,但苏联政府采取了不同寻常的举动——通过媒体公开报道了隧道的存在。这种处理方式让人惊讶,因为泄露情报并非苏联政府惯常的做法。事实证明,苏联的克格勃早已渗透进了CIA,他们通过间谍将这条重要信息泄露给了苏联政府。美国和英国的情报获取全是苏联精心筛选过的假情报,两国的努力白费了近两年,完全被苏联耍得团团转。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CIA的失败,也反映了苏联克格勃的强大与深不可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