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差生文具多
咱也不能坐以待毙
快速学习几个知识点
方便更快融入周边的环境
▽
要想跟上节奏
做个能论会道的 伪球迷
还必须懂点 才艺 专业技能!
业余选手踢足球
哪里最受伤?
足球,需要不停地高速跑动、弹跳,和身体对抗。
所以,绝大多数的损伤都集中在 腿的各个部位。
01
急性下肢运动损伤
1. 崴脚,也就是踝扭伤
这是球场上非常常见的损伤。
变向、急停急起都特别废踝关节。
当身体力量用尽、姿势变形的时,肌肉就爱“走神”,这时候足踝容易发生向内或向外侧翻,足踝韧带被拉伤甚至撕裂,相应部位出现血肿......
如果只是轻度扭伤,接下来几天走路就会一瘸一拐,而 重度扭伤则有可能出现踝关节骨折,需要手术。
2. 小腿太放飞,可能伤到前交叉韧带
这个伤经常听到,但具体伤在哪?
膝关节内。
交叉韧带有前后两条,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图源:腾讯医典
前交叉韧带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在膝关节运动当中防止胫骨相对于股骨前移,同时前叉也可以防止小腿过度的旋转。
大腿在膝关节连接小腿的位置,就像栓了根有点弹性的绳子,不让小腿放飞自我。
但就像再结实的绳子也经不起暴力拉扯—— 扭曲膝盖、无缓冲沉重落地、突然减速都有可能让这根有弹性的绳子撕裂受伤。
不手术,撕裂的前交叉韧带没办法痊愈。
对于老年人或活动水平很低的人来说,如果膝盖的稳定性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且没有明显不适,可以保守治疗。加强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就够了。
但年轻、有较高运动要求的朋友,就建议重建韧带。
3. 受夹板气的半月板,左右为难
半月板,并不是膝盖前能摸到的那块,可以活动的骨头。
它是膝关节腔内的一对纤维软骨,是一对缓冲器,垫在股骨和胫骨关节面之间,在关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这样一个充当缓冲润滑的角色,却容易受夹板气。
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身体及股部猛然旋转, 在受到纵向挤压力量的同时又受到旋转的牵拉力,就被生生撕裂了。
半月板损伤除了边缘有血管的那部分轻度损伤可以治愈,其他情况是根本没有办法自愈。
要不就保守治疗,减缓它进一步磨损的速度,让它别动不动就疼;要不就手术修补或摘除。
所以,以后再看见那些号称可以治愈半月板损伤的独家秘方,呵呵一笑就行了。
4. 肌肉无力,还可能波及内侧副韧带
图源:腾讯医典
我们的膝盖有四条主要韧带来维持膝盖的稳定,包括前面说的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内外侧副韧带。
内侧副韧带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膝盖的内侧稳定性,防止膝外翻。
单纯的内侧副韧带损伤比较少见, 大多数是与其他膝关节韧带或结构损伤一起发生的,例如前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就像一个木桶,当一块木板比较短的时候,木桶里水量也会受影响。
当膝盖周边肌肉无力或失衡,就加大发生韧带扭伤或撕裂的可能。
5. 腘(guó)绳肌拉伤
腘绳肌不是一块肌肉,它是一组3块不同的肌肉,它们从骨盆一直延伸到大腿后侧的膝盖,统称为腘绳肌。
随着膝盖的弯曲而拉长和收缩,控制奔跑时腿部的摆动。
所以它的损伤通常是因 疾跑引起的。
02
慢性下肢运动损伤
1.足球踝
踢球时脚踝保护不到位,或多次扭伤导致踝关节骨质增生,造成关节骨头提前衰老,引发“足球踝”。
图源:腾讯医典
02
外夹胫
外胫夹是因胫骨表面的肌肉损伤而造成的一种疼痛性疾病。
在我们小腿胫骨的内侧和内后缘,附着一些肌肉纤维,在我们跑步和跳跃等运动时,这些肌肉纤维反复地在发力,牵拉着附着点处的骨膜,这种反复牵拉的应力刺激,造成了骨膜附近的炎症反应,产生了疼痛和肿胀。
3.髌(bìn)腱炎
如果膝盖前方有痛感,平时又喜欢踢球,那很有可能遇到过髌腱炎的问题。
其实髌腱很可怜。
受伤炎症的根本原因是肌肉无力,肌肉是可以收缩的组织,然而肌腱是不可以收缩的。
当肌肉无力时,肌肉组织自己还可以缓冲,但是肌腱很难缓冲,所以往往先是肌腱发炎,而髌腱又位于膝关节,因此髌腱炎的同学常常会感到膝前痛。
为啥别人踢球没事
受伤的总是我?
01
没做足“功课”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没 热身就开始高强度运动,此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
这使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比较小,伸展性不够,关节活动的幅度不大,身体协调性差。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肌肉的拉伤和关节扭伤。
就像你把一个正在熟睡的人从床上硬拉起来,他不跟你急?
02
没休息好
进行长时间的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后,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休息,而是接着再进行剧烈的运动,疲惫的肌肉就逐渐失去力量,能给到身体的保护越来越小。
03
没选对球场
足球为啥是在草地上踢?
一是因为高强度对抗运动,摔地上不会太疼,二是会增加球员下肢触地缓冲。
运动场地不平坦,极易造成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
在水泥地进行练习时,队员的踝关节、膝关节的缓冲变小,从而引起损伤。
踢球少伤jio
可以这么做
1.选择合适的钉鞋和护腿板;
2.尽量去草皮好的赛场;
3.维持正常体重,过轻或超重都可能增加运动损伤;
4.长期不运动,回归赛场前一定要循序渐进进行热身,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敏捷训练;
5.科学训练,量力而行,避免过劳损伤。
万一受伤了咋办?
运动中受伤总的来讲应遵循“RICE”的基本原则,也叫 “大米饭”原则。
① 制动(rest)
停止运动,让受伤的部位制动休息。
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把出血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② 冷敷(ice)
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还可以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变小,减少流向患部的血流量。避免过度肿胀,有利于后续的恢复。
③ 加压(compress)
通过加压可以减轻患部组织内出血及瘀血的现象。毛巾和绷带等都是可以用于应急加压包扎的。
④ 抬高(elevate)
如果是崴脚了,可以坐下或躺下,让受伤的部位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减轻肿胀等症状。
来源丨深圳卫健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