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别人家都是开宝马、奔驰,你开QQ档次真低”:这种风气,爽了家长,害了孩子!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长陈海的儿子小皮球讲述学校里学生间的“金钱交易”时的那一份理所当然,让人头皮发麻。

最后,小皮球的爷爷说得好,“还不是大人世界出了问题,影响了孩子?”

正如央视纪录片《镜子》中所说“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曾有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不是家长攀比会!”的发言中指出:

现在开家长会,家长们坐在一起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讨论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是互相攀比。比特长、比奖杯、比成绩。成绩好的就骄傲,成绩不好则抬不起头……

甚至有些家长每次开会前都要去买一套衣服,就为了能够盛装出席,艳压群芳。

看到大人们争奇斗艳,学生间竟流传着一个“辣妈排行榜”,私下议论谁的妈妈年轻、谁的妈妈时尚……

上有时装秀,下有排行榜,这样的言传身教教得又好,学得又快,如何不出问题。

武昌一所小学大队委员改选又上演了一出家长之间的“暗战”。

为了给孩子拉票,有的学生家长竟跑到校门口拉横幅,有的拉着学生评委,鼓动他们为自己的孩子投票,有的直接给评委小礼物,承诺当选后请客。

更叫人惊讶的是,一些候选的学生居然威胁学生评委说:“你如果不选我,你就别想回家……”吓得同为小学生的评委连连点头。

家长就这样用成人化的手段、庸俗的方式,在向孩子展示着什么是攀比、如何去攀比,却还沾沾自喜,“看,老爸的手段多高明”!

谁知,比爽了家长,害惨的是学生!

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将会影响每个人一生。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思想的根基本就不正,如何能养出健康优秀的孩子。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名为“龚熙程”的网友就攀比如是说:

一小学生兴奋地跟他妈说学校给发了个奖,他妈问班里几个人得奖,男孩说二十几个,他妈说那一多半都有奖你高兴个屁,男孩顿时有种诧异的失落,想了半天,说谁谁都没得。

从那天起,他开始失去用理念构建生活的能力,此后的喜悦要因比别人好而建立,愁苦则要以别人比自己差来缓解。

家长对常挂在嘴边的“你看谁谁谁比你强多了”不以为然,实则对孩子的一生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你可能也听过这样一句话:攀比的背后,都是匮乏。而这种匮乏感在成年后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

一个从小对事物就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父母认为的好坏为价值观,以他人的想法为判断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即使达到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地位,还是觉得不幸福不快乐,甚至较常人更孤独。

而他的成就感只能在与他人攀比中获得。

看到朋友有2000的手包就要买3000,看到同事风生水起就自乱阵脚,看到亲戚买了名车没法做到,就只会神伤,甚至沉沦。

因为匮乏而攀比,又因攀比而匮乏,人生就此陷入恶性循环,沉入黑暗的深渊。

人生的价值感和满足感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标准,而他们在父母的影响下,一直在追随,在否定,在反抗,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极其不幸的。

而同样对于车标和名牌,演员刘烨作为一位父亲,却做了最正确的示范。

在一个访谈中,他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回家后,发现诺一跑过来指着电视里说“爸爸,我知道那是什么车,那是宝马,我还知道奥迪……”

他当时非常惊愕,自己从来不会让孩子去认识品牌,孩子们根本没有名牌的概念,所有的都是一样的,不存在高低贵贱,这是他一贯的教育理念。

了解事由后才知道,原来是家中的保姆教会了两个孩子认识车标,第二天他和妻子就将保姆辞退了。

对于刘烨这样的教育方式,娇妈很是敬佩。

后来他带着孩子穿着老式布鞋,背着几十块钱的军包和水壶,去跑步、爬山、去做公益,这些行为都在表示他是一位好父亲,更拥有着不攀比、不骄奢、谦逊的正确而深刻的育儿观。

关于名牌这件事,记得胡军曾说:孩子是单纯的,只知道天气冷了我要加衣服,如果大人不去说孩子根本没有名牌意识,孩子穿名牌不过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罢了。

人生如鞋,不需盲目攀比、更不需削足适屐。关键适合双脚、关键便于行走。

穿好自己的鞋,才能踏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不攀比,应该刻进家长心里,写进孩子心里。

与家长们共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宇智波鼬的日文和罗马发音怎么读
微信怎么设置字体样式op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