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谦法师|《禅七开示》:破五蕴也是由浅到深

(2)心的反应

接着昨天的话题,在修行当中要经历各种境界。这些境界会有身体、心理的种种反应,包括外境也会有种种的反应。

昨天提到《楞严经》上讲,破五蕴分三段。前三段是色蕴、受蕴、想蕴,在修行过程当中,转前三蕴时都是面对外魔的干扰,像非人、鬼神的干扰。

其实,虽说是非人在干扰,其实也是你的业召感的,无业不来,没有业,不会来的,这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蛋很光滑,一点缝也没有,苍蝇不会来的,来也无趣,也得不到想要的。只要有缝,自然会来的。就像你是花,蜜蜂自然会来。

所以,从外表上看,是非人来干扰你,其实是你的业召感的,不要抱怨。包括业障现前了,也是自己的业召来的,要受这个报,怨不得别人。所以,我们对这些非人不要心生怨恨,《达摩四行观》上讲“体冤进道”,这些都是有因有果的,前世的因,今生的果。

还有,你要修行,你伤害的这些众生,以为你赖账不还了,要卷起铺盖走人,就会心生怨恨,自然就会来找你的麻烦。所以,你要心生愧疚,因为这么多年没还帐,不管你欠了什么帐,一转世投胎,忘了。既然他来找你,肯定你欠了他的帐,那就要还。先向他忏悔,赖账不还,本身就是很大的错误,要愧疚赖这么多年,积了那么多利息没还。你要做出弥补,表态要积极点,怎么还?功德回向,还可以给他讲开示沟通一下,这样就体冤进道了。

当然,刚开始会害怕的。其实时间长了之后,自己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业报,就不害怕了,就会坦然面对,慢慢就解决了。所以,面对这些非人来找你,一定要有这么个正确的认识,还要有一些化解的方法。

到第二段行蕴,就是心魔。昨天也讲到,前边讲的是外魔,这是心魔,是自心的问题,跟那些没有关系。如何调伏这个心?昨天提到,第七识有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这个“我”就是心魔,“我”是最大的心魔。

分别我执表现在外,俱生我执表现在内。表现在内,不容易认识清楚;表现在外,我们学佛了,就知道是我执在作怪。现在认识到的是分别我执,俱生我执认识不到。得先要破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才会显现。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缠身,那实际上就是“我”。每个人都是“我”带着业流浪生死,就是如影随形的那个“我”,就纠缠那个“我”。

为什么叫幽隐妄想?很幽深难见,藏的很深,潜伏的很深,没有甚深定慧是看不到的。凡夫是看不到的,必须开悟才能看到。在生活当中,才能时时看到潜藏很深的那个“我”,那个就是俱生我执。现在看到的都是很粗的分别我执,不同的阶段,你的发现也不一样。

这个“我”是最大的心魔。一直延续到七地菩萨,到七地才破完之后,就登八地。外魔易除,心魔难消。“我”字当头是最大的心魔,最大的障碍,这个要好好体会。

然后是识蕴,识蕴是见魔。见魔主要是指法执。法执也有分别法执和俱生法执,俱生法执就更细了,比我执还细。到八地菩萨往后破俱生法执,破尽成佛。声闻乘、缘觉乘认为人空法有,认为这个“我”是空的,但法是有的;也就是说,四大之身是空的,但构成身体的四大是有的,这就是法执,这个好破。证法身,无明一破,这个也就破了。

俱生法执(很微细)又叫法爱,换句话说,我执易除,法爱难破。凡夫有凡夫的法执,菩萨有菩萨的法执、菩萨的法执是细的,凡夫的法执是粗的。对修行过程当中的一些境界,总是念念难以忘怀,这个就是粗的法执。 “今天坐的可舒坦了”,好多年都忘不了;“那个地方的菩萨可灵了”,这也是法执,这个属于分别法执。

分别法执与分别我执易破,因为粗嘛。俱生的难破,什么叫俱生?俱生就是多生累劫形成的。什么叫分别?就是这一生形成的。多生累劫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识,当然就难除,就需要一点点的积累戒定慧,慢慢破除掉。

破五蕴也是由浅到深,一层层破。每破一层,身心变化都不一样,这是讲的身和心。

2019年11月25号晚

于乐至圆通寺禅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简学教育
医字的繁体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