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是上帝,但是患者不是,他只是凡人!

病人托付给医生的是他们最宝贵的人生第一财富——生命和健康。古人云:医乃仁术。医生扮演着给人第二次生命的“健康保护神”的角色,比起做上帝,患者可能更希望将他们当亲人对待。

患者微笑—— 最重要

“病人是上帝”这一提法借鉴于“顾客是上帝”的商业广告,商人们说顾客是上帝,他们是有利可图的,他们为上帝服务,上帝让他们赚钱。但医院和商业部门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的公益性质和后者的商业性质是无法类比的。在其他服务业那里,人们付钱而获得对等的商品和服务;在医院,人们是来求保命,求健康来的,所以比起那些虚无的称呼,患者的微笑更重要。

微笑是一束阳光,人们是永远不会拒绝的。患者到医院治病,同样需要微笑服务。

市井有句俗话: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可见大多数人都对医院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怕上医院,除了对疾病痛苦本身的恐惧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不想在医院里面对医生那副冷若冰霜的面孔。现在有医院提倡微笑服务,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不管这些“特别”的服务在医院开展合不合时宜,起码证明了医院的理念正在逐步地改变,开始把病人放在首位,力求做到“以人为本”。

冷若冰霜的面孔不见了,但是小编希望医生千万不要因此而患上了另外一种新的毛病———对着刚刚遇见的陌生人例行公事一般地报以仅仅流于表情的微笑。我觉得医院改进服务,不应该只在微笑、拥抱、写清楚病历卡等这些内容上做表面功夫的文章,更重要的还是要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比如提高医生的医德水平,杜绝收受红包、乱开补药等不良现象。否则,医生再怎么微笑,病人都不会认同,只会觉得那是“笑里藏刀”。 衡量一家医院服务水平的不应是医生的微笑,而应该是病人的微笑。如果一个医院能令每一个前去就医的病人发出由衷的微笑,那才说明这家医院的服务真正做到了家。

不提“患者是上帝”,那是因为患者不是上帝,医院也无法满足患者的所有要求。但作为医院、医生、护士以及在医院工作的所有人员,想方设法为患者提供力在所能及前提下的最好的医疗条件、最好的就医环境、最好的精神面貌及最能善解人意的语言等人性化的服务,才是医方要考虑的事情。

及时聆听医疗行业相关课程

尽在每周一清大剑桥在线学习班

扫一扫免费加入学习

百万精英的选择 关注有惊喜

清大剑桥医疗总裁商学院

戳原文,了解中国医院院长管理高级研修班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变态发育
如何选中word里所有英文字符(word怎么中选择英文)